蓝10多岁的时候总是感冒,开始他只是眼痒、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的普通感冒,后来逐渐出现气喘、胸闷、呼吸困难,喉中痰鸣的症状,医生最终诊断蓝患上了哮喘。从那以后的20多年来,治疗的方法从药物抗炎、抗过敏、免疫治疗到吸氧、吸痰、雾化治疗、针灸、刮痧、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试了无数的方法,确实有效果,但也只是四五个月发作一次,不好的时候一个月要发作几次,让人苦不堪言。
一年前,蓝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治疗。正巧这期间我们在各临床科室为患者家属开展心身医学科普讲座,蓝的妻子了解到哮喘的心理治疗,把蓝带进了心理治疗室。
坐下来之后,蓝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觉得自己的心理状态挺健康的”。我让他谈谈自己的疾病、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情况。蓝滔滔不绝地讲自己的心态如何良好,如何带病高考,成为全村第一个重点大学的大学生,让父母和全村人感到骄傲;讲自己如何阳光,情绪如何好,每天都开开心心的;讲自己夫妻和睦,家庭幸福。言语之间可以清楚地听到蓝的骄傲和自豪。但一谈到疾病,他的情绪马上就降了8度。他感受到了疾病的痛苦和对死亡的恐惧,还有给家人带来的伤害。
蓝说得太多了,我不得不打断他问道:“你是否记得这些年哮喘发作前发生的一些事情或者情绪的变化?”
“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情绪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蓝不假思索地否认道。“有时候在路上,有时候在家里看电视,有时候正在上课,有时候正和朋友玩。要说特殊,可能半夜睡得好好的突然喘不过气的时候可能多一些。”
这个时候,我意识到治疗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我首先让蓝记哮喘治疗日记,并给他了一个详细的表格让他逐日填写。这个表格包括每天的作息时间,药物使用,环境变化,过敏源,特殊事件、情绪、行为、想法与身体之间的关系,运动,饮食情况等。
看得出来,蓝觉得这些东西繁琐无用,但还是接受了。然后,我让助手教授蓝腹式呼吸放松,看得出,蓝学得比较认真,生命的危险还是能够带给患者治疗的动力的。
一周以后,蓝再次走进心理治疗室,看上去状态不错,呼吸训练对他应该是有效果的,他对治疗的态度不错,呼吸训练对他应该会有一些改变了。果然,治疗一开始,蓝把治疗日记递给我,然后就开始主动谈及过去一周发生的情况。
“您说得对,我身边发生的事情、和周围人的关系、我的想法真的可以影响我的呼吸。”蓝一边说一边指着日记中的记录,“就像这一次我们项目验收,当时我非常紧张,担心这里做得不够好,那里有漏洞,然后就感到口干、喘不上来气,赶快喷了药才缓过劲来。还有这次,给我老婆买丝巾,您也知道她有点挑剔,我生怕买不好,就有点呼吸急促。”
“当你担心自己做得不好的时候,就有点焦虑紧张,然后就有可能诱发哮喘。过去也经常是这样吗?”“这个星期我回想了一下过去的发病情况,还真是。您看我几乎不接触各种过敏源,也小心翼翼地尽量不感冒,而且还坚持打太极拳,饮食也很注意,不有的人难免嘴馋,但还是频繁发病。尤其是上次差点要了我的命。那次是竞聘部门负责人,我总担心自己准备的资料不够好,结果半夜去了医院。当时,我觉得自己看的很开,实际上真的是特别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竞聘得到更好的评价,更好地职位,可又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到位。”
就这样,我们围绕蓝的治疗日记将他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和活动串成一条线,让蓝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原来身体生病完全可能与自己的心理状态、想法有关。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也仅仅是开始。蓝的问题已经深深地烙刻在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一方面,他期望自己的一切最完美;一方面,他对自己的看法又是负性的,甚至在他没有注意到的一角还有自卑的存在。
50分钟的治疗之后,同样是呼吸训练,鉴于蓝已经掌握了前两种呼吸方法,接下来,助理开始教授给蓝的是肌肉渐进式放松和想象式放松方法。当然,我们的想象式放松方法是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有点接近自我催眠。这两种呼吸训练有点难度,蓝差不多学了一个月才完全掌握。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一边让蓝继续确认哮喘发病的各种典型情境,一边寻找能够更为深入蓝的新世界的途径,共同发现是什么导致蓝的完美主义倾向。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将哮喘复发的可能降到最低。
几个月后,蓝才真正敞开心扉,谈论他成长的环境和原生家庭。我们开始尝试发现那些深深埋藏在他潜意识中无法说清的不安、痛苦。
他是家族中的长子长孙,从小被给予极大的期望,在他还没有完整的记忆的幼年时代,唯一依稀记得的就是“必须比XX做得好,否则就会被看不起”之类的教诲。因此,从很小的时候起,“必须最好”成为蓝的人生最重要的信条。
所以,蓝从小努力在方方面面做到最好,他的学业成绩尤其出众。初中毕业后又不负众望考上了省里最好的高中,就在那时,他却突然感到自己无法做到最好。一次重感冒之后,鼻炎和哮喘就成了他人生的一部分,之后便是在各种压力事件后反复发作。工作以后,即使已经知道“完美”和“必须最好”是不可能的,但在潜意识中他仍然坚守这一信条。随着地位的提升,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蓝哮喘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
治疗让他能够用第三只眼睛回望幼小的自己那时的无助,这种无助来自“如果没有做到最好,就没有人喜欢我”的担忧。这种担忧是年幼孩子对父母家人的依赖,而非真实的情况。蓝意识到“有些瑕疵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做为成年人我可以尝试学习”。蓝开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度担心自己会犯错,会被指责或嘲笑,也更能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安,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
当这些内在的压力降低的时候,自然而然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正向的影响,从而减少了呼吸道痉挛和水肿的可能性,提升了免疫力。随着治疗的深入,蓝发病的频率越来越低,症状越来越轻。在蓝进行了长达11个月54次的探索之旅后,哮喘再也不能控制他的生活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疗。起初,蓝和其他患者一样,由于种种原因,很难接受疾病不仅仅来自身体也与自己的内心情绪有密切关系。我不得不等待他做好治疗的准备,并且从内心深处接受我和心理治疗。所以,一开始的治疗设置并不严格,蓝愿意来的时候提前两天预约就可以了。这个阶段的治疗对双方来说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是,在6次治疗之后,因为蓝在治疗中开始自我觉察,我们开始接受彼此,我可以要求蓝每周在固定的时候治疗两次,不能更改时间更不能迟到早退,以保证治疗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就像其他心身疾病治疗那样,在治疗中我整合了多种心理疗法,这使治疗的效率更高,更利于患者接受,不会因为过长的治疗而放弃。不过,这也导致了治疗的内在探索并不那么深入,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还需要继续自我和家庭治疗。
所以,对蓝来说,他在生活中仍然要保持对自己的觉察和接纳;对于蓝的家人来说,在以后的生活中应减少对他健康的过度关注,鼓励他更多地运动,更多的社会交往才会让蓝越来越健康。
更多精彩有趣的心身健康科普知识,持续更新中……
顾亚亮心理医生致力于抑郁、焦虑、强迫、适应障碍、心身疾病等相关心理障碍的生理-心理-社会整合治疗。有任何问题可私信或评论区留言。
欢迎关注、点赞、转发和评论!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zj.com/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