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医院看过病吗?”
“当然!”
“那么你看病找谁?”
“到医院看病当然是找医生。”
“不是找看过病的病友?”
“候诊的时候确实会跟病友聊聊,相互问问看的什么病,甚至吃什么药管用。但那些都只是参考,确诊自己的问题和怎么治疗当然要找医生才能明确。”
“也就是说不会找‘病友’和‘康复者’治病?”
”肯定不会!如果是不需要看医生的无关痛痒的小问题,可以和有经验的人聊聊,比如感冒吃什么药好的快,腰疼贴什么膏药。但真正带来痛苦的疾病,我一定会去找医生看。这样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疾病这个东西,就算看起来相似,产生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即使两个症状表现相同的人,很多时候也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因为年龄、因为性别、因为其他各项检查指标显示出的差异、因为有无基础病、有无过敏等等。所以即使你的症状和前面来复查的康复者看起来完全一样,那也仅仅是看起来,治病不能靠‘看起来’,更不能凭感觉。”
“理解了。生理疾病要去医院看,那么心理问题呢?”
“同样啊,找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
“可有些有心理问题的人反而更想听康复者怎么说,把心理医生和咨询师摆在了后面,因为他们觉得在心理疾病里,康复者的经验是可以照搬的。”
“这是非常错误的认知!客观地说,有心理问题的康复者,TA的经验只可以——借鉴,仅仅是借鉴,做个参考是可以的。”
“说说原因吧。”
“比如说强迫症,看起来两个人目前最想解决的症状都是强迫检查,但对他们的指导并不完全一样。而就是这点儿‘不一样’,它却是康复的关键所在。说白了,就是两个症状看起来一样的人,指导起来走的也是两条路。如果一个康复了,一个还在症状里,那么未康复者从已经康复的人那里,可获取的也仅仅是‘按老师的指导可以走出症状’这种信心上的支持,以及‘我的行动方向可能有问题了’这样的觉察。”
“不能找有同样症状的康复者指导是吧?”
“可以找指导康复者康复的人,这个才是正路,也是不会坑自己的一条路!”
“难道康复者的经验没有可借鉴之处?”
“有啊,当然有,最可借鉴的就是TA是找谁治好的,这是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信息。其次,和自己有同样症状的人康复了,对于治疗的信心来说,是一个支援和增强。最后,TA可以简要地告诉你治疗的大概轮廓,仅此而已。”
“有些人追着康复者加好友,希望一文不花的让康复者帮忙治好。”
“也许是自己的痛苦太不值钱了吧,感冒还知道开药吃,心理问题就希望不花钱、花最少的钱并且快速的好起来。这是对心理疾病没有正确的认知,不知道疗愈的正确途径,最终坑的还是自己。”
“有这样认知的人并不少。”
“也许代价就是花更长的时间,经受更多的痛苦吧,这个不好说,心理问题一直解决不了只能是自己认识到走错了路,不然十头牛也拉不回来。而且前面也说了,就算两个症状一样的人,之前经历过的症状、治疗经历、诱发因素、成长背景、养育环境也决定了对TA们的具体指导不同。”
“所以找康复者‘看病’是完全不靠谱的?”
“存侥幸的人只是走更多的弯路为痛苦买单。康复者的经验非常宝贵,我也不否认,但它绝不能替代医生的治疗。心理问题也一样,康复者的经验不能替代心理咨询师的指导!针对每一位求助者,只有精准到个体,提供清晰、具体的指导,才能真正带你走出痛苦的沼泽。”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zj.com/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