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 中学生由于升学压力、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性格等存在有好多不良心理.本文仅就中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厌学 、孤僻和抑郁的矫正谈些看法。
一、 厌学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对学习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具体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 丧失上进心, 学习欲望低下, 甚至把学习视为苦差事, 上课懒得看课本, 作业不能独立完成, 盼望着早点毕业, 更为甚者根本不学习, 终日浑浑噩噩, 看到课本就头痛, 坐进教室就犯愁, 经常迟到、早退、旷课, 对老师缺乏感情, 部分学生最终辍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矫正。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以下介绍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主动学习的习惯 。没人督促也能主动学习.一开始学习就立刻进入状态,力求高效率地利用每一分钟的学习时间,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能坚持始终。
2)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把每个规定的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根据学习内容,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要求自己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就可以减少和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在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时段的学习中去。
3)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习内容,认真研读。对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好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4)认真听课的习惯 。课堂上,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的思路,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课堂上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
5)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这样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要迅速,声音要宏亮,表述要清楚。
6)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
2.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学生才能主动学习,学习才会有乐趣。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 抓好课堂。课堂上老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精心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思考讨论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2) 抓好作业的检查指导。要给学生布置一些有趣的创新性作业,在学生做之前,教师要先做一遍,要充分估计和了解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检查批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3) 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理科生要多做实验,文科生要多写一些小短文,对于做的好的要及时表扬予以鼓励。
3.了解学生的能力底线。
要充分了解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让我们的要求超出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不宜施加太大的压力,要多鼓励,多帮助,少斥责,少埋怨。
二、 孤僻
孤僻就是人们常说的不合群。孤僻常表现为独来独往,离群索居,对他人怀有厌烦、戒备和鄙视的心理状态。孤僻对人的身心健康不利,妨碍与人的合作与交流,不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努力帮助有孤僻心理的学生去摆脱,成为能与人正常交往合作的身心健康的人。
1. 多搞些集体活动。
通过班集体活动,为性格孤僻的同学提供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让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要多为有孤僻问题的学生创设各种形式的活动机会,让他们多参加活动,多训练感悟,使他们在活动中克服孤僻心理。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体验,反映出自己的真实心态,通过大胆的表达,让学生心灵顿悟,以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同时,应尽量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
2. 多和他们交流。加强交流是解决学生孤僻问题的金钥匙,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多与那些有孤僻心理的学生谈心,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多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让有孤僻心理的学生参加交流,参与课外活动。在交往的过程中得到一分亲和,随意,轻松。
3. 发扬民主作风。老师和家长要了解学生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办事。对学生要讲民主平等,给学生较多的发言权。老师和家长应成为学生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真诚的朋友。尽量不要训斥这部分学生,不当别人的面批评他们,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纠正缺点时应具体,就事论事;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三、 抑郁
抑郁也是中学生常有的心理现象。有抑郁心理的学生不喜欢和同龄人以外的人或自己信任者以外的人交流,讨厌噪音,喜欢独处,笑起来也不是发自内心的,情绪不稳受压抑,爱生闷气,喜欢逃避,凡事往坏处想。有抑郁心理的学生,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所以,老师和家长必须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摆脱抑郁。
1. 鼓励学生多交朋友。多交朋友,和朋友们一起玩耍,一起聊天,可以帮助学生打开封闭的心灵,倾吐内心的郁闷,使他们慢慢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2.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爱好。要让学生经常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球,散散步,(尤其是多在阳光下散步,有抑郁心理的学生,大多心理有阴暗),练练书法,写写日记,使其郁闷的情绪得以宣泄。
3.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有抑郁心理的学生大多都有自卑心理,所以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1) 善待失败和不足。老师和家长要教育学生不做完美主义者,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更不可以拿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比。对自己的失败和不幸,要想得开,告诉学生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对自己不要期望过高,“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2) 扬长避短。告诉学生要学会公正全面的评价自己。让学生列出自己的优点,增加自己的自信。鼓励学生努力取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
3) 告诉学生注意休息,保持足够的睡眠。
此外,对于抑郁心理较重的学生,还可以让他们经常做些身体放松、深呼吸及静坐冥想等练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zj.com/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