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的读者们大家好,我是读书频道作者种子bon。
最近我读了几本心理学相关的书,包括久负盛名的《被讨厌的勇气》《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以及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其中,《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最短的(仅7.5万字),也是可读性最强的。
这本小书的角色都是小动物,语言有很强烈的童话色彩,主线故事讲的是蛤蟆先生深陷抑郁,走投无路之下找到了心理咨询师苍鹭,进行了10次心理咨询。每一次咨询都让蛤蟆先生在探索自我的道路上前进了一些。最终,蛤蟆先生走出了抑郁,找到了完满的自我。短短7.5万字的篇幅讲得出什么吗?别说,它确实谈到了一些和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问题。
01 探索童年
“想象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只住着三个人:你和其他两个人。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完完全全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他们通常都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这让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是那么的高大有力,所以你感到很无助。你怎么看这个故事?”
这是心理咨询师苍鹭对蛤蟆说的一段话,指向性非常明显。显然,小星球上的三个人指的是父母和孩子。这种儿童视角下对家庭环境的表达还是颇有冲击感的,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好多好多年前,以年幼的自己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世界。童年的我们面对父母时如此弱小,父母的情绪变化总是能给我们小小的世界以无比巨大的影响。我惊讶于自己长大成人后似乎忘记了这样理所当然的事实。
对故事里的蛤蟆来说,他有一位严厉而苛责的父亲,一位总是小心翼翼地顺从父亲的母亲。这样的家长带给他一个压抑的家庭环境,蛤蟆总是活在服从与被批评之中,很少能得到夸奖与肯定。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年幼的蛤蟆选择顺从与取悦父母,依赖父母而活,并不断向父母道歉。实际上,这一行为模式到蛤蟆长大后也未曾改变,这“不仅是他的过去,也是他的现在”。
蛤蟆从未离开过自己的童年。
种子在读这段时,心思一边追着蛤蟆的描述,一边思考着自己当初在那颗童年小星球上的生活,并意识到童年的一些经历对于长大后的自己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感兴趣的话,各位不妨也静下心来,回想一下童年在“只住着三个人或两个人的小星球”上的生活,或许会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现在的自己。
02 你真的长大成人了吗?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里,关于人的“自我状态”这个心理学上的概念贯穿了全书。心理咨询师苍鹭讲解道:人有三种自我状态,分别是儿童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每个人都时时刻刻处于这三种状态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处于儿童自我状态的人,他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我们在前面提到过那个“三个人的小星球”的想象,你可以看作他们还活在那颗“小星球”上。他们不敢直接表达情感,而是用孩子气的怄气、撒泼、厌烦、拖延等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感情。他们也不敢去反抗他人,还在用顺从与依赖的方式试图博取他人的好感。所谓的“讨好型人格”,显然就一直处于这样的自我状态中。“回避型人格”也是同理。
成人自我状态则不同。在这个状态下,人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行事,能够计划、考虑、决定、行动,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人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他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而处于父母自我状态的人们,表现得正如他们的父母一样,他们或许以高高在上的态度不断地挑剔别人,或许在不停地审判和苛责自己。
书中的蛤蟆发现自己长期处于“儿童自我状态”之中,并且不时进入“父母自我状态”,像他童年的父母那样批判他自己的所作所为。这一切让蛤蟆没有自我的原则,不断服从与讨好他人,凡事不论对错都当作自己有问题。蛤蟆虽然已经成年了,却几乎没有以成人的状态掌控过自己的生活。
可以确定的是,把生活过成这样的不只有蛤蟆。
03 心理游戏
好的。蛤蟆(或许也包括部分读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糟糕人生的源头了。这该死的、不幸的童年,可怜的、弱小的自己。但是,了解这些之后又能怎么办呢?找到了“不幸”的原因的蛤蟆,在自己的生活中一次次重复着之前的失败。蛤蟆的好朋友獾想让蛤蟆让出学校董事的位子,蛤蟆心里非常不愿意,却还是忍不住陷入了自我否定与顺从他人的行为模式之中,准备按獾的要求写辞职信。他觉得自己很悲惨。
听蛤蟆讲完事情的经过,心理咨询师苍鹭平静地对蛤蟆说,恭喜他,“PLOM(可怜弱小的我呀)”这个游戏他玩得很棒。
听到苍鹭的话,蛤蟆满心费解乃至心生怒气。在后续的心理咨询中,蛤蟆慢慢地理解并接受苍鹭所言。他开始认同,他确实是在用自怜猛烈地攻击自己,一次次地确认与强化自己“可怜、弱小”这个认知(即“自证预言”),选择性地忽视关注自己好的一面。
艾瑞克·伯恩有一本名为《人间游戏》的书,书中命名并描述了一百种心理游戏。蛤蟆的“PLOM”就是一种。类似的还有认为自己永远是受害者的“我真不幸”游戏,刻意将生活过得很糟糕来试探别人能宽容他们到什么程度的“不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游戏等。不管什么形式的心理游戏,玩这类游戏的必然后果是,玩家最后会产生糟糕的、不快乐的情绪。
我们到底怎样才能走出这些困境呢?《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与之前大火的《被讨厌的勇气》两本书给的答案殊途同归。当我们陷在心理游戏与自证预言之中,我们只是在原地转圈,反复咀嚼自己的无能与痛苦。只有怀揣着勇气,推动自己产生改变,你才能够从你一直抱怨、不满的状态里走出来。
看上去前景很美好,其实比起维持现状,这反而是一条更困难的道路。打一个比方,当你很想成为一名作家,比起每天坐在电脑前勤勤恳恳地码几千字,逃避(“我的工作太忙了,没时间。”)与自我否定(“我没有才华,不可能。”)要简单得多。
童年经历(起因)→三种心理状态与心理游戏(现状)→推动自我进行改变(方法)。我这篇稿子大体梳理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脉络。当然,我没有写到的细节还有很多,而且书中是以讲蛤蟆先生故事的模式自然地穿插心理学知识,很有感染力,这也是我推荐大家有空去读读这本小书的原因。
不过,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种感觉,起因和现状都描述得都很好很容易理解,推动自己改变的方法论层面就显得比较弱了。不只是《蛤蟆先生》,我读的其他几本心理学书籍都有这个倾向。分析得头头是道,最后让你“行动起来”。啊,就这?就这?
躺在舒适圈里不动真是太舒服了,大概这就是原因吧。所以蛤蟆先生在10次心理咨询后重获新生,我们读书时振奋感动,合上书没几天老调重弹。或许还是生活的实际经历更能给你带来动力。比如说,我固然能对号入座自己经常处于“儿童自我状态”,但是以前的我甚至不会觉得这样很不好。直到这段时间遇到很多事,我才真的深刻地认识到,绝对不要当“儿童”乃至“巨婴”。要有充盈的自我,要有足够的力量,要真正能够自信地把握自己的生活。否则的话,有一天浪潮来袭,你会发现自己守不住身边任何一件你珍视的东西。一味的依赖与懒惰就是会付出这样的代价。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把最难的“行动”这步落实好,越早行动越好。我是全网同名种子bon,还没有做完第一个视频的B站读书up主(喂,要脸吗),知乎现当代考研+文学答主,公众号“荐书”栏目争取双周一更,大家有推荐的书也欢迎在公众号私信给我。么么?(?ω?)?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zj.com/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