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络上总是流行着一句话:“Emo了”。
这句话最常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最常出现的地点则是在朋友圈或微博上。
搜索了百度百科,“Emo”一般是指负面情绪或消极情绪突然涌上来,感觉到抑郁。
“抑郁”一词,在越来越“内卷”的当下,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口头禅。
而今天,我想推荐的书–由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所写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恰好提到了解决“抑郁”这一问题。
这本书描述的是一只突然抑郁了的蛤蟆,在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帮助下,勇敢探索自我,回顾童年,挖掘内心,并最终找回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的故事。
借助苍鹭的口,作者介绍了很多浅显易懂的心理学知识,颠覆了我之前对于自我的判断。
我就挑其中的两点简单说说,建议大家去看原书,肯定能解决一些当下的问题。
三个自我状态
一般涉及到心理学书籍,“自我”这一概念就会出现。
根据书中作者的观点,自我状态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它们分别是:‘儿童状态’、‘父母状态’及‘成人状态’。
先说一说‘儿童状态’。
想象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只住着三个人:你和其他两个人。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完完全全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他们通常都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这让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是那么的高大有力,所以你感到很无助。
引用了作者在原文中讲述的一个关于婴幼儿时期的寓言,第一次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内心有一定的冲击力。自出生以来,特别是在手无寸铁之力的幼年时期,我们不得不依赖相对我们而言强大的父母。那时候,父母就是我们的全部,在这个客观现状下,我们无法逃离,只能调整自己,尽可能地适应我们被“给予”的任何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幸福的,也可能是不幸的。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顺从行为”:当父母强势、固执地判断是非对错,又远比孩子强大很多的时候,为了能在这个客观条件下“生存”下来,孩子需要学会顺从强者。长久的“顺从行为”在一些人往后的生活中会演变成“习惯性依赖”,这是成长的头号劲敌。因为成长的本质就是打破依赖关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再来说一说‘父母状态’。
处于这个状态下的我们,就像是父母的缩小版,运用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生活观来对周围的人事物作出判断。我们时常会对朋友的言行进行点评甚至于指责,回想一下,若是我们的父母在场,他们会不会说出类似的话?
‘父母状态’就像一个法官,在审判着言行,依据审判定罪,最后就能“顺理成章”地惩罚他们。每个人都会有‘父母状态’,但它的运转方式却会因人而异。有的人会审判他们,有的人则会审判自己。又由于没有人比自己更懂自己,所以,审判自己会让我们受到更大的折磨以及痛苦。
最后,就是‘成人状态’。
只有在这个状态下,我们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因为在‘儿童状态’下,我们在体验过去已有的感受,在扮演“儿童的自己”。在‘父母状态’下,我们用的也是父母灌输给我们的思想,在扮演“我们的父母”。唯独在‘成人状态’下,我们不会情绪化而是理性得思考分析当下现状,做回自己。
我认为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引用书中作者的原话,或许,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迫不得已”其实是自己的“有意为之”。所以,不要怀疑,每个人都能找到‘成人状态’,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
四个人生坐标
在我们童年时期,大约4-5岁的时候,其实我们会试图回答如下两个问题。
(1)我们怎么看待自己?好 or 不好
(2)我们怎么看待他人?好 or 不好
针对这两个问题,一共有四个答案,选择了不同的答案后,我们面对他人面对世界的态度和观点,也就差不多确定了。借用原书中的图表比较好理解。
先说说“我不好,你好”。
这类人可能会比较自卑,觉得自己不如他人,生活唯独对他不公,他们是生活的受害者,所以就喜欢玩“受害者游戏”。例如,只是不小心撞到了桌角,他们会觉得自己运气不好,可能暗示着昨天刚参加完的考试无法通过,明天将要提交的项目也会被否… …
相对幸福快乐的事而言,他们选择记住的反而是不幸与痛苦。久而久之,这类人可能会有抑郁倾向,他们会焦虑,喜欢扮演弱者。
再来说说“我好,你不好”。
这类人比较自信,觉得自己处处强于别人,愿意去追求至高的权力与权威。他们可能会无意识地对他人说:“你真是让我失望”,谴责和攻击他人会加强他们的道德优越感。
这类人不容易引发抑郁,因为他们“足够”愤怒,而愤怒是非常有效抵抗抑郁的方式。对他人愤怒的人较少会怪罪自己,这其实也是自我防卫的方式之一。
至于“我不好,你也不好”就不提了,这种类似于“同归于尽”的做法,明显就是不太健康的观念。
最后再来说说“我好,你也好”,也就是俗称的“双赢”。
这是一种动态的观念,我们持续地努力,为了在他人面前展现良好的状态。同时,也会以包容的心态看待他人。懂得赞赏他人,发现他们的亮点,这在社交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结语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年岁会增长,外貌会变得成熟,工作能力等技能也会更加精进。
但,情商、心理成熟度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格外重要的能力,好像被我们忽视了。
最后,借用作者在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全篇。
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共生性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zj.com/1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