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办法让孩子避免误区《二》 “爱”无原则
一天下午,小班幼儿一博跑着去搬椅子时不小心跌破了额头。一博在班里年龄最小,动作协调性较差,教师平时就特别关注他。事发时,周围没有人推他或撞他,教师正提醒他不要跑,见他摔倒急忙奔过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教师和医生立即陪同一博到儿童医院治疗,找了最好的医生,并让美容医生缝针。当晚,班上两位教师向园长叙述了事件的始末,还买了营养品去看望一博,家长表示这件事不怪教师。
但是当老师走后,一博的家里像是炸了锅:妈妈抱着孩子不敢放手;爷爷奶奶则坐在旁边,轻抚着一博的头问他疼不疼;而爸爸担心的是,撞到的是头部,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但是当事人小一博则没事人似的,在妈妈怀里嚷嚷着看动画片,每看到可笑的地方,还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孩子受伤家长担心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些家长对孩子哪怕一丁点的伤痕也会大惊小怪、紧张过度,如果家长的这种情绪仅仅停留在家长的身上,那么,当情况有所好转之后,家长自会恢复。但是我们都知道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家长的过度担心,势必会给孩子传输一种“我伤的很重”的信号,当孩子接收到这种信息之后,他们或许就会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伤势,结果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再者,孩子在在遭遇创伤或突然灾难后会产生一种应激障碍,内心紧张、无助、惊恐,反复闪现可怕的一幕,或将恐惧压抑在心里。在儿童性格尚未成熟定型之前,容易导致心理危机,严重者还会精神崩溃。
像上述案例中描述的那样,家长对一博的担心可谓是非常强烈的,但是一博却没事人似的,孩子不会装,他既然还能那么笑,就证明额头伤不重,皮外伤而已,一博还小,还不能完全理会家长的情绪,所以他照旧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该笑还是笑,他的笑似乎是对家长们过度担心的一种嘲笑。
当孩子受伤后,作为家长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情绪传染给孩子,以影响孩子的恢复。具体做法如下:
(1)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孩子受伤后,许多家长本能反应出来的就是抱怨、恐吓、担心,使得患儿在身体受伤的同时,心理上也受到压抑,可能产生我又闯祸了、我会不会落下残废等不良的情绪。这不仅影响疾病的诊治,更是对孩子心理的一种摧残。因此作为家长,面对孩子受伤的情况时,首先的态度是安慰、体贴、同情,不能一味地去责怪孩子,那样无疑是雪上加霜,要让孩子心有所依;在疾病即将痊愈时,再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晓以利害,真正有了“前车之鉴”,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
(2)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由于创伤程度及种类的不同,家长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措施。对预后较好的患儿,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创伤的危害性,凡事往重处说,让他们知道创伤可能会影响生活,影响就业;针对预后较差的患儿,尤其可能留有残疾的孩子,我们让他们知道“生活是美好的,世界是美好的”,凡事往轻处说,采用“暗示”疗法或是赞美疗法,让孩子们树立信心,多展望未来的美好。因为积极的态度才有益于疾病读复,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生战胜病魔。
(3)要让孩子们有所发泄
孩子受伤后,面对身体的伤痛,面对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孩子们不具备判断力和忍耐力,往往无法控制情绪,恣意宣泄。家长们应让他们适当宣泄,待他们情绪完全稳定后,再给他讲道理以取得配合。
最后,家长们一定要用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去感染孩子,让良好的性格行为形成一种习惯。
浏览官网肯定赠送七大超级赠品和赠送价值¥2万元的珍贵课程98套。 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网:www.xlzxkf.com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xlzj.com/5619.html